黨的十八大是我們黨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關鍵時期和繼續深化改革開放、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攻堅時期召開的一次十分重要的會議。學習好、宣傳好、貫徹好黨的十八大精神,就是要緊密結合阿拉善實際,更加自覺地用科學發展觀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不斷譜寫阿拉善科學發展、富民強盟、和諧幸福的新篇章,確保與全國全區同步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
一、以科學發展為主題,開創各項事業發展新局面
面對新的形勢新的任務,必須更加深入全面地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推動阿拉善實現更高標准、更高水平的發展。一是更加自覺地把推動經濟社會發展作為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第一要義。要牢牢扭住經濟建設這個中心不放鬆,以資源優勢為依托,以招商引資為抓手,以項目建設為關鍵,不斷做大經濟總量,著力提升綜合實力。二是更加自覺地把以人為本作為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核心立場。始終把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各族群眾的根本利益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讓人民群眾獲得更好的教育,擁有更穩定的工作,獲得更滿意的收入,享有更可靠的社會保障,享受更高水平的醫療衛生服務、更舒適的居住條件和更優美的生存環境。三是更加自覺地把全面協調可持續作為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基本要求。既要擴大投資以做大總量,還要增加消費來拉動經濟﹔既要突出工業主導,還要通過三次產業協同帶動經濟發展﹔既要依托資源優勢,還要依靠技術創新和勞動者素質提高來推動經濟增長。四是更加自覺地把統籌兼顧作為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根本方法。在注重經濟發展的同時,更加注重社會進步﹔在注重城鎮發展的同時,更加注重其他區域的建設﹔在注重人的發展進步的同時,更加注重自然環境的保護與建設。
二、以生態文明為方向,營造加快發展的良好環境
樹立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生態文明理念,切實把生態文明建設作為一項重大政治任務和事關自治區、西北、華北乃至全國的戰略性工程致力推進。一是啟動黃河西岸生態綜合治理工程。按照“生態保護、發展特色沙產業、生態旅游、休閑商住、農牧民轉移轉產”五位一體的要求,把區域內生態建設、環境保護、自然資源的合理利用、生態的恢復與區域社會經濟發展及城鄉建設有機結合起來,切實走出一條生態效益、經濟效益、社會效益三效合一的路子。二是加強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以提高人民群眾生活環境和生活水平為根本出發點,繼續實施退牧還草、森林生態效益補償等項目,啟動實施臨策鐵路治沙、葡萄墩和騰格裡工業園區生態治理等防沙治沙工程。全面落實草原生態保護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