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柜娱乐手机版_钱柜娱乐app-开户投注

中國共產黨新聞網>>專題報道>>砥礪奮進的五年

“沿著總書記指引的方向奮力前行·我眼中的歷史性變革”圓桌對話

努力建設天藍、地綠、水清的美麗中國

2017年10月14日11:45    來源:光明日報

原標題:努力建設天藍、地綠、水清的美麗中國

農民在山東省郯城縣田間勞作。新華社發

夏光

常紀文

姜文來

宋國君

浙江省湖州市吳興區東林鎮星火村馬林漾200畝菱角進入成熟期。新華社發

主持人:張蕾

嘉 賓:夏光(環境保護部環境與經濟政策研究中心主任)

常紀文(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資源與環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長)

姜文來(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資源與農業區劃研究所研究員)

宋國君(中國人民大學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院研究員)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立足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現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戰略高度,把生態文明建設作為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的重要內容,謀劃開展了一系列富有基礎性、開創性、長遠性的工作。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保護生態環境就是保護生產力、改善生態環境就是發展生產力”,推動形成綠色發展和生活方式,努力建設天藍、地綠、水清的美麗中國,形成了科學系統的生態文明建設重要戰略思想,為我國經濟和社會發展提供了強大的思想指引、根本遵循和行動指南。本報特邀四位專家學者,就5年來我國堅定不移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思想與實踐進行理論探討與經驗總結。

生態興則文明興

主持人:如何從現實需要與歷史定位的角度解讀我國生態文明建設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

夏光: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提出了生態文明建設的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生態興則文明興,生態衰則文明衰”把生態環境的作用上升到文明興衰的高度﹔“良好生態環境是最公平的公共產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把生態環境與改善民生緊密相連﹔“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則擺正了保護環境與發展經濟的關系。在這樣的生態環保思想定位下,我國確立了尊重、順應和保護自然的環保工作理念,明確了節約優先、保護優先、自然恢復為主的環保工作方針,定下了“山水林田湖草是一個生命共同體”的系統化環保方法論,並提出要用最嚴格的制度、最嚴密的法治保護生態環境。

基於此,我國環境保護的戰略布局和頂層設計不斷完善,制度建設漸成體系。按照“五位一體”總體布局,相繼出台《關於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意見》和《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總體方案》,先后發布了數十項生態環保領域的改革文件。中央環境保護督察制度有力推動了環境保護“黨政同責”“一崗雙責”的落實,環保機構監測監察執法垂直管理、區域污染聯防聯控機制、設置跨地區環保機構、領導干部生態環境責任追究、環境損害賠償、排污許可制度等改革方案,都是現實環保工作迫切需要的體制機制和基礎制度。

常紀文:當前,我國正處於發展轉型期,這個轉型期既是最佳的經濟和社會發展改革窗口期,也是最佳的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窗口期,不容錯失。同時,我國亟須建立系統的生態文明理論,自發、自信、自覺地培育生態文明理念﹔通過打擊生態環境監測數據造假,保証環境與發展決策及生態文明建設目標評價與考核的真實性﹔通過環境保護黨政同責及與之配套的區域生態文明建設目標評價與考核、黨政領導干部自然資源資產離任審計、中央環境保護督察、黨政領導干部生態環境損害責任追究等機制,走出環境保護監管監察長期不力的困境﹔通過生態補償、生態環境損害賠償、行政拘留、按日計罰等嚴厲的懲治機制,保証環境法律的充分和公正實施﹔通過信息公開、公眾參與和司法介入,調動各方面的力量與資源促進環境共治,使環境保護真正進入“五位一體”的大格局,使經濟社會發展與環境保護進入良性互動的協調發展格局。

身邊的生態環境逐漸變好了

主持人:請您根據自己從事的工作與研究領域,談談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生態文明建設取得了哪些振奮人心的成就?

夏光:近5年來,人們普遍感到,“身邊的生態環境逐漸變好了”“環保越來越受重視了”“環保督察真的很厲害”……這些正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在生態環境保護領域開展許多根本性長遠性開創性工作所產生的實際效果。

除了民眾環境保護思想、理念和戰略發生質的躍升外,通過經濟綠色轉型和國土空間管控,加大環境治理力度,我國的生態環境質量呈現明顯改善態勢。以空氣質量為例,2016年,338個地級以上城市可吸入顆粒物(PM10)平均濃度比2013年下降15.5%,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細顆粒物(PM2.5)年均濃度與2013年相比分別下降33.0%、31.3%、31.9%。

我國水源涵養、生物多樣性維護、水土保持、防風固沙、海岸生態穩定等生態功能重要區域面積不斷增加,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