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保衛
2019年10月29日15:39 來源:刊授黨校
黨員干部是“公家”的人,要身在其位,謀其職,盡其責。事情不論大小,認真去干、干出成效,才好。一些看似尋常的小事情,都蘊含著大文章、大乾坤,所以,須盡心而為,傾力辦好。
做好小事,體現著初心使命。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這是個宏大目標。守初心、擔使命,誠然需要“飛船”上天、“蛟龍”入海般的大壯舉,但大目標是由小目標構成的,同樣也離不開黨員干部立足現實,勤奮做好點滴小事情。“民心是最大的政治”,群眾利益無小事,件件都連著黨心和民意,切不可“善小而不為”。雷鋒是個普通戰士,做的都是為人民服務的小事,雖然他的生命短暫卻閃耀著永恆的光輝。最能形象體現雷鋒精神的就是“雷鋒出差一千裡,好事做了一火車”。黨員干部要積極踐行根本宗旨,自覺發揚光大雷鋒精神,多謀貫徹群眾路線之策,多做密切黨群關系之舉,注重傾聽群眾呼聲,切實關心群眾疾苦,在堅持不懈為群眾解決好煩心的、操心的日常小事瑣事中,體現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
做好小事,體現著黨性原則。“小者大之源,輕者重之端”。小事小節中有黨性、有原則,也有人格。黨員干部做每件事情,都要善於從大局上著眼,從政治上考量,從黨性上出發。處理好小事,首先要看重小事,自覺處理好涉及組織與個人、大家與小家之間的細微關系。曾志是老一輩革命家,曾擔任中組部副部長,是個“管人”的大官。1928年11月,曾志因革命戰爭需要,忍痛將剛出生不久的兒子托付給他人代為撫養,直到1952年,母子才得以重新相見。當初的嬰兒石來發,已成為井岡山大井村地道的農民。許多人以為石來發找到了在北京當高官的母親,就再不用當農民了。可是曾志把兒子留在身邊住了一段時間后,就讓他回到井岡山繼續當農民。曾志說:毛主席的兒子都去朝鮮打仗,你為什麼不能安心在井岡山務農呢?當時,憑借曾志的影響和威望,為兒子石來發安排一份工作,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