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綜合報道
分享

向“新”而行 乘“數”而上 集“鏈”成群

廣西推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

本報記者 鄧建勝 張雲河

2025年08月18日08:29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222

  近5萬平方米廠房內,近2萬個傳感器“捕捉”數據,80多台高端裝備自動運行……廣西壯族自治區桂林市,我國第一條數字化民用航空輪胎生產線全面建成投產后,生產的航空輪胎已在多個民航機型裝機運營。

  2023年12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廣西考察時指出:“推動廣西高質量發展,必須做好強產業的文章,加快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2021年4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廣西考察時強調:“制造業高質量發展是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中之重”“要推動傳統產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推動全產業鏈優化升級,積極培育新興產業,加快數字產業化和產業數字化”。

  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廣西加快發展新興產業,做優做強數字經濟,推進制造業重點產業鏈優化升級,夯實高質量發展根基。

  創新引領,向“新”而行——

  國產新能源汽車,科技含量有多高?

  廣西新能源汽車實驗室,一面10米長、4米高的“專利牆”上,新能源汽車專利証書密集排列。“像這項車載語音助手相關技術專利,能實現車主指令1秒響應,可識別8種方言。”實驗室副主任、上汽通用五菱汽車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何逸波介紹,公司聯合有關科研機構、企業組建的這一實驗室,已被納入廣西科技“尖鋒”專項行動支持范圍,累計申請2104項專利。

  今年上半年,廣西規上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29.6%、裝備制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22.6%,光伏電池、服務機器人、集成電路產量同比分別增長23.3%、32.4%、17.5%。目前,廣西戰略性新興產業對工業增長貢獻率超過32%,新能源汽車、新材料等一批新興產業邁向千億元級。

  數實融合,乘“數”而上——

  上千物料變身重型發動機,要多久?

  廣西玉柴機器股份有限公司的答案是12小時。玉柴公司制造事業部工人鐘承芬說:“10多年前,重型發動機加工生產線需要上百人,如今通過全流程數字化監控,3名數控操作工就能完成作業。”依托“智改數轉”技術改造,玉柴發動機制造過程數控率提升至91%,生產周期縮短80%。

  廣西推進“人工智能+制造”,加快數字產業化和產業數字化,已累計培育49家自治區級智能制造標杆企業、377家智能工廠、337家數字化車間,超5000家規上企業實施“智改數轉”。

  高效協作,集“鏈”成群——

  一台裝載機,如何在當地配齊八成以上組件?

  在柳州,工程機械領域200多家中小企業聚鏈成勢:有的突破工程機械傳動系統關鍵技術,有的研發機器人集成系統,有的推出軟件產品、協同50多家供應商“上雲”……廣西柳工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鄭津說:“大中小企業補短板、強弱項,合理分工、高效協作,讓產業鏈變成‘共贏鏈’。”

  補鏈、延鏈、強鏈,廣西開展產業鏈升級行動,培育土方工程機械零部件等11個國家級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

  “牢記習近平總書記囑托,廣西將立足資源稟賦和產業條件,堅持制造業立區,把發展工業特別是先進制造業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搶抓人工智能發展機遇,推動人工智能賦能千行百業,不斷筑牢制造業重點產業鏈高質量發展的根基。”廣西壯族自治區黨委書記陳剛表示。

  《 人民日報 》( 2025年08月18日 01 版)

(責編:彭曉玲、代曉靈)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分享到:
推薦閱讀